
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
2016-09-09
正在云南省科技馆如火如荼地举行,展会将持续到12日对公众免费开放,9月9日、10日、11日周末三天即将迎来市民观展高峰。昨天给大家介绍了本次展会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创意成果,其实,本次成果展涉及得更多的是科技创新领域,在现场记者也了解到,很多的观展来宾表示成果展不亚于一场小规模的科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有哪些科技创新成果值得好好看一看。
甫一走进展台设计厅(云南省科技馆)正门,就能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机器人七嘴八舌地要求指路。走马观花地逛下去,一路上,看不完的科技企业展台,数不完的科技新成果。比如云南省核工业二0九地质大队自主研发的FD-118G1闪烁射气仪,云南某药厂自主研发的二级码贴签机,零排放智能环保厕所,绿色杭震钢构民居,增雨防雹火箭弹,全新智能立体停车库等。当然,除了工业创新,还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创新,比盐水手提灯、随身发电机,轻型运动飞机和DLE动力冲浪板,模拟驾驶体验仓,甚至,昆明铁路局还把高铁票的自动售票机搬到了展位上,现场出票取票。
生产创新,智能装配式房屋不是梦
本次展会上, “绿色杭震钢构民居”模型引得不少人驻足并主动询问。之所以人气高,是因为人们聚焦在两个关键字上:绿色、抗震。
众所周知,云南很多地方都处于地震带上。云南省地震带主要有小江地震带,中甸—南涧地震带,大关—马边地震带,澜沧—耿马地震带,泸水—腾冲地震带,普洱—宁洱地震带,通海—石屏地震带。而小江断裂带和普渡河断裂带是影响昆明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带。自己的房屋质量好不好,抗不抗震,是百姓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据参展单位云南昆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邢鹏涛介绍,绿色抗震钢构民居采用新型强力材料制作成的墙体和采用高强度型钢制造的楼承板,可抗7-8级的地震。这种墙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施工过程中没有太多扬尘,且墙体可回收利用,具有轻而坚固、环保干燥的特点;其楼承板,除了抗震、承重能力强,还能减少70-80%的施工工作量。
在此展位上,记者还见到了传说中石头做成的纸。昆钢工会的张部长介绍,以前是木材造纸,既不环保又造成资源浪费,利用石头造纸,材料随处可见,其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降解,被广泛用于航空、食品、医药等行业。石头造的纸质量如何呢?记者现场请前来询价的李女士进行了实验,发现石头纸韧性极好,最终李女士现场购买了纸杯、笔记本两样日常用品,李女士告诉记者,算下来纸杯几分钱一个,笔记本的价格要略高于普通纸张。
据邢经理透露,云南首个智能化装配式房屋的生产设备预计在明年3月份投产。未来,用环保的材料一块一块搭积木式“拼装”起来的智慧房屋,离云南人已经不太远了。
科研创新,一杯盐水就能点亮一盏灯
云南冶金集团的展台上,多种发明,总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你相信拿杯子接点自来水加两勺盐摇一摇就能点亮一盏灯吗?你相信同样地拿瓶子接点水加两勺盐就能变出一个大容量充电宝吗?在很多人听来,这些都是天方夜谭,现在却被云南冶金集团创能铝空气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实现了!
盐水手提灯,加一次浓度10%的盐水能使用60小时;同样,随身发电机,加一次浓度10%的盐水能给你的手机充满电60次。
当现场的参观来宾问现在能不能在市场买到?贵不贵时?宣传负责人回答:“团队研发的这两款利用创能铝电池发电的产品即将投入量产,并将在本月中旬上市,届时淘宝网店会有销售,盐水手提灯的定价大概在200左右,随身发电机会的价格略低于盐水手提灯。”
此外,零排放智能环保厕所也很。相比常见的智能公厕,其技术核心是臭氧生物滤床,即利用生物菌进行分解。据工作人员介绍,零排放智能环保厕所可实现“三零”“三化”,即零污染、零排放和零碳,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传统的水冲厕所所用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20%,全国城镇人口每年冲厕用水不低于50亿吨,相当于25座中型城市的年供水量,浪费大、能耗高、污染严重。据了解,此款厕所智能化程度也较高,自动控制、集成网络管理,会自动统计人流、安全报警、紧急呼叫。
业务创新,引进先进的智能化停车库不如自己生产
展会上,有的企业在传统业务上拓展新业务,多想办法,开花结果,很有看头。
某家工业企业的展位上,摆着造型各异的3D打印花瓶、炭纤维3D打印卡通玩偶,边上一台FDM桌面3D打印机正在工作,工作人员准备用3D再打印个小玩偶出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主要的业务由金属机(激光熔融技术快速成型设备)来进行3D打印,多是为某电网提供一般机床无法完成的精密度较高的零件打印。此外,3D打印机还承担工业模型设计和打印和教育模型设计和打印功用。
此次展会上还摆放了很多建筑模型,有住宅建设的,有桥梁建设的,但就针对越来越拥堵的城市交通,很多人忍不住上前主动询问立体停车库的模型,看看设计得是否更科学合理。
模型有13层,据工作人员介绍,实体将有50米高,采用全自动垂直升降系统,50平米可以停50辆车,采用智能化泊车管理,从13楼道1楼的取车平均用时90秒,从低楼层取车最短用时在30秒左右,大大节约了取车人的时间成本。立体停车场内设电动汽车充电桩,适应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据透露,这样的立体停车库将于年底在原建工大厦(昆明市东风东路)落成并投入使用。据介绍,参展单位云南建投于三年前就成立了城市空间项目小组,工作人员还透露,除了之前的获得了新型三项专利获得和项目引进外,目前也在申请立体停车库的自制,以获得自主开发权。
职工的创意、科技的创新都在极大地改变着云南,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创新不止,创意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