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造访——中国当代影像展”近日开幕
2016-09-09
9月8日,“经典造访——中国当代影像展”在上海BA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上海著名摄影家顾铮策展,呈现了十二位中国当代最活跃的艺术家所创作的摄影、录像及影像装置等形式的36件作品。
在采访中,顾铮表示:“本次展览的展出作品的时间跨度由希腊古典艺术到文艺复兴,再到19世纪现实主义艺术,一直延伸至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关于此次展览的核心,他表示“经典造访”意指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手法“挪用”,即当代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时代和文化历史背景重新审视和思考艺术经典,从中获得灵感,并付诸于自己的视觉艺术实践中。
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蔡东东的《腊月初八》场景还原戈雅的名作,以此重新审视摄影与暴力的关系,以及对观看权力的思考。在韩金鹏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金玛丽莲梦露》中,艺术家本人化身为经典人物,将艺术史上的权威形象进行调侃使其平常化;胡介鸣借用席里柯的作品《梅多萨之筏》,将文革时期的偶像崇拜符号以及当今消费主义现状融入于绘画之中,反思过去及审视当下;桔多淇的《蔬菜博物馆》则诙谐地运用日常生活的蔬菜重塑西方名画;刘思麟通过个人对原作画面的介入,与过去的人物和文化记忆进行互动式交流;缪晓春利用3D数码场景创造出超虚拟的景象《H2O-创世纪》;强晋深入一个信奉天主教群体,将教友装扮成圣经里的故事创作出《六合圣像》;施勇通过其观念装置《在一个概念上再加一个概念》将“当代中国”概念加于西方艺术的权力话语上;翁云鹏“反刍”流行文化中的信息,重构图像和文字间的逻辑关系;杨柳将自己的身体替换至西方经典雕塑人物形象,以自嘲形式向大师致敬。杨泳梁将中国的城市景观细微地融入到古希腊柱子,以当代语汇和东方审美结合西方传统。张巍将多个普通人的身体局部拼贴组合,使得原作的真实身份消失,创作出《人工剧团》系列。
艺术家们将影像的艺术表达形式发挥到极致,其中包括行为摄影、数码影像、三维动画影像、多媒介装置等。艺术家们戏访和重新阐释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他们借用名画中的形式或人物,结合自己对中国文化记忆、当代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到这些艺术名作中。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对这些经典画作的致敬、反思、抑或是重新结构后的颠覆。